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探索中国通用航空和民用航空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2024年1月21日-2月3日,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结合学院学生材料类专业特色,定制化组织了“2024寒假海南通航-劳动实训课程”,学院副院长王永欣、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程茵、2021级辅导员庄强、教学办公室丁静带领20名学生赴海南省金林投资集团旗下的三个通用航空机场和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了本次实训课程。
走近初具规模的通用航空
1月22日上午,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刘昱、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锻压专业1987级的校友刘学工与实践队员们围绕“就业选择与职业规划”主题进行座谈交流。期间,队员们得知刘学工退休后致力于筹建西工大海南校友会,并在西工大“总师育人文化”的指导下,始终铭记使命,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进行职业规划过程中将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厚植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工大学子的力量。
下午,海南省金林投资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西北工业大学2004级校友陈博为全体同学讲解了通用航空基本概念及甲子机场的建设和运营情况。陈博分享了自己从事通用航空行业的经历,并建议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培养跨学科的系统思维、逻辑思维、交叉思维以及公文写作等能力,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工大学子赓续“总师文化”,续写“西工大现象”新篇章。优秀校友们始终牢记西工大“公诚勇毅”的校训和“三实一新”的校风,在实践中埋头苦干,不断磨练自己,将“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精神再一次深深铭刻在实践队员们的心中。
1月23日上午,优秀的国家二级飞行员、前战斗机飞行员翟登高,向实践队员们深入讲解了直升机飞行原理及基础气象知识。结合自己丰富的飞行经验,翟登高生动地阐述了飞行的魅力及其潜在的风险,加强了同学们对飞行的深入了解,极大地激发了队员们对通用航空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接下来他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商务直升机和固定翼飞行器,详细介绍了直升机的结构、飞行原理以及日常的维修保养方法。
翟登高深耕于国防事业,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成长为一名优秀飞行员的不易与坚守。近年来,翟登高积极推广通用航空知识,为中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鼓励学生们深入探索航空领域,体验低空飞行乐趣,并在此基础上为自身发展寻求更多机遇和可能性。
1月24日上午,睿驰通航的资深飞行员魏天为队员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教学体验,详细介绍了运动类飞行器的结构、原理及相关气象知识。通过对飞行器的系统分类和对机翼、发动机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功能解析。魏天讲解了飞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享自己丰富的飞行经验中的精彩案例,采用互动讨论的形式,显著提升了队员们对飞行学科的理解与兴趣。
下午,魏天带领实践队现场观摩了某型号固定翼飞行器的飞行特技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航空领域的兴趣。随后,魏天以现实中经历的飞行事故为例,向大家介绍了飞行时不同类别的紧急事件及应对措施。
1月25日-30日,同学们先后在白沙元门通用机场和儋州和庆通用机场进行参观学习。机场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各自机场的建设现状与主要业务,向同学们展示了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儋州和庆通用机场的工作人员主要向同学们讲解了无人机理论与简单的编程技巧,让同学们对无人机的基础知识与实操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课程中,同学们依次体验了驾驶无人机的乐趣,并分组进行了无人机编程操作的比拼。
收获与成长
经过十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们对通用航空领域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1月31日的运营方案汇报会上,学生们在带队老师及金林投资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陈博等七位评委的见证下,依次展示了他们分组制定的“振兴中国通用航空”的可行性运营方案,各小组的汇报赢得了各位评委的高度评价。
陈博表示,这次汇报他不仅看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们的快速学习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也看到了中国通用航空的未来。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友,陈博期待未来在工作中能够再次与这些有才华的学生相遇,以期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本次通航实践活动,同学们经历了从对通用航空概念的初步了解,到对飞机结构、材料、维修以及飞行基础知识的深入认识,最终通过充分讨论制定出一套具有可参考性和创新性的运营策略来振兴中国通用航空。此过程不仅让每位参与者深刻意识到中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广阔前景和潜在机遇,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该领域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在其他领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探寻自然与人文的魅力
在通用航空机场之外,同学们先后前往白沙县城和儋州市开展了一次深入的人文体验之旅,探索了海南乡村振兴的奥秘,并了解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这次活动以鹦哥岭博物馆为起点,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海南热带雨林的自然环境,并对黎族护林员的工作内容有了深刻认识。访问白沙少数民族民俗展示馆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黎族和苗族文化遗产的理解。从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到别有一番风味的民族美食,从发人深省的民族谚语到世代传承的民族庆典,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同学们在“行走的少数民族文化课堂”中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伟大成就。
在探索海南乡村振兴之路的同时,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劳动成果的宝贵,本课程安排了前往白沙绿茶基地的学习之旅。在这里,同学们学习了从采茶到制茶的整个流程,参观了机器运作的具体过程,并前往茶园实地感受海南白沙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基地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类、采茶的方法、茶园的发展模式以及对当地农民的扶持措施,这不仅让同学们实地感受到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体会到了人民在创造历史性变革过程中的艰苦努力和奋斗精神。
随后,学生们前往儋州市的金林春晓农庄,积极参与了采摘和其他农业劳动活动,并进入橡胶林亲自体验了割胶和收集胶水的过程,深刻体会到劳动成果的珍贵。期间,儋州市电视台的健康栏目对同学们进行了采访,他们热情地分享了在农庄割胶的经历和通过此次研学之旅中的感悟。
大型民航客机用材料
2月1日-2日,同学们前往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技术”)深入学习民航维修的相关知识。2月1日,海航技术的工作人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情况及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并向同学们重点讲解了民航维修的整体概况和波音、空客等不同机型的特点和基本知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实地参观了特定型号客机的维修流程,进一步理解了飞机各个结构部件的主要功能及其工作原理。随后,学院副院长王永欣在现场向同学们讲解了大型民用飞机各结构所用的不同材料,并阐明了不同工程专业与航空航天领域之间的联系,生动地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飞机制造材料方面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现场的学生、飞机维修工程师和机务工作人员都表示受益匪浅。
2月2日,海航技术的工程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涉及飞机零部件维修、飞机复合材料维修及附件维修的关键知识点,以及相关领域的行业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工作人员对西北工业大学校友在工作中的杰出成就和事迹的介绍,激励了同学们思考未来从事与复合材料及附件维修相关的研究和工作。随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访问了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和大新华飞机维修机库,亲自体验了一线飞机深度维修的现场,了解定期检查与航线维修的差异,以及飞机深度维修的周期和具体内容。至此,本次寒假实训课程成功落下帷幕。
感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同学表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航空是高高在上的,与普通人有一定距离的。但几天的学习与实践之后我们也认为,航空也可以更加的‘接地气’,为更多人所接受,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需要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作为基本支持,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航空一定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更亲近的一部分。”也有同学认为:“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三个通用航空机场、美兰机场等地进行了充实的实训活动,对通航的基本概念、通用机场的建设运营、民航飞机维修与市场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交流,参观了解了海南腹地人文自然景观,并结合各自的思考进行了项目运营方案汇报。本次课程让我们接触了通航前沿领域知识,激起了大家对航空工程的兴趣并打开了大家对材料科学运用的新思路,收获颇丰。”
研学小结
本次课程通过理论课堂、劳动实践、实操体验、分组撰写运营方案、研讨汇报等形式,不仅强化了学生们对于中国通用航空和民用航空发展现状的理解,而且通过深入茶园、菜地和胶林的实地劳动实践,使学生们切实体会到乡村产业振兴的挑战与艰辛。在参观少数民族民俗馆的过程中,学生们更是深刻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这些体验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与西工大校友们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们职业生涯规划的视野,激发了他们胜任未来的信心和动力,展现了学生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学院将继续拓展多场景、多元化的研学与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校外实习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知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并不断提升职业规划技能。
文字:杨柳、丁静
图片:丁静
编辑:汤尹雯
审核:王永欣、程茵